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
Shandong Heze Fulin Wood Products Co., Ltd.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福林2021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福林2021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01    查看: 1189次

1    前言
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世纪大道与桃源路交叉口,现有工程包括年产12万吨甲醛项目、年产2万立方米胶合板生产线项目、年产3600万张装饰纸生产项目。
根据曹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的需要,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拟将年产12万吨甲醛项目和年产3600万张装饰纸生产项目进行搬迁,其中2条甲醛生产线淘汰拆除,4条印刷生产线和9条浸胶生产线搬迁至曹县化工园区新厂区,并成立新公司,公司名称为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厂区总平面图见下图,厂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甲醛装置区、制胶车间、氨基模塑料车间、聚羧酸外加剂车间、印刷车间、装饰纸车间;辅助工程包括办公楼1座,储运工程包括罐区、原料库、成品库,环保工程包括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危废库、废气处理系统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28日)、《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8月1日)及《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2020年8月18日),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重点监管企业,应编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为此,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委托山东青贝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本次调查范围为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占地范围,总用地面积113680平方米。
接受委托后,调查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赴现场,踏勘了厂区及外围现场,收集了企业环评、总平面图及区域环境等资料。调查单位在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对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品、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处理处置方式的分析,认为该场地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重点区域包括储罐区、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设施区及废气处理设施区生产区,需要通过现场采样进行核实。
本次现场采样工作共设置土壤采样点8个,地下水采样点2个,现场采样采取表层土壤样品,采样点样品采集及测试工作由潍坊科大检测有限公司完成。
通过分析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点的检测结果,土壤样品检出污染物中监测因子均未超过本次场地土壤的风险评价筛选标准,地下水样品中所有监测因子检测结果均未超过本次调查确定的筛选值。

2    概述
2.1    调查范围
本次环境状况调查范围为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场地在内的储罐区、生产车间、废气处理设施区等。调查评价范围为不规则分布,东西长约540m,南北宽约210m,占地面积113680平方米,调查范围边界明确。评价范围见图2-1,拐点坐标见表2-1。

图2-1  本次调查地块位置示意图


表2-1    本次调查场地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经度 纬度
J1 115.56061526 34.95515875
J2 115.56642617 34.95509972
J3 115.56640266 34.95145432
J4 115.56061976 34.95150796


2.2    调查目的和原则
2.2.1    调查目的
按照《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2020年8月18日)要求,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行对其用地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目的在于通过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调查掌握监测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2.2.2    调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本场地污染特征及潜在污染因子,制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初步调查方案。
(2)规范性原则
调查工作在遵循我国法律、技术导则和相关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将遵照我国现有的与场地(土壤)环境调查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进行调查,保证初步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初步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初步调查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2.3    调查依据
2.3.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20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7)《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公告2017年第72号)
(8)《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9]25号)
(9)《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土壤[2018]22号)
(10)《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11)《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修复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发办[2013]7号);
(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
(1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
(14)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的函(环办土壤函[2017]1806号);
(15)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16)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
(17)《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地块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
(18)《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2016]42号)。
(19)关于开展全省污染地块排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05号);
(20)《工业企业地块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年11
月,环境保护部);
(21)《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2016]42号)。
2.3.2    标准、导则
(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19);
(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5)《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6)《EPA通用土壤筛选标准(RSL-2020.6)》;
(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1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2)《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2019);
(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4    编制方法
(1)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掌握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生产工艺及生产布局等污染源信息、迁移途径信息等,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规程进行场地调查,重点对储罐区、生产区、污水处理设施区及废气处理设施区等区域进行排查;识别疑似污染区域,根据污染程度筛选布点区域;根据企业原辅材料、产品、可能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参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编制指南》,制定初步调查方案。
(2)进行现场采样工作,通过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3)根据场地初步调查获得的检测结果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或地下水水质标准的比对结果,评估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
(4)根据场地调查和评估结果以及项目业主提供的场地相关资料编制调查报告。
2.5   技术路线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技术路线如图2-2所示。


图2-2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分析技术路线图


3    场地概况
3.1    区域环境概况
3.1.1    交通位置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是东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桥头堡和承接带。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化工园区(工业园区)位于曹县北约15km处,东临G220国道,南临张庄村、李新庄,西北临东鱼河南支。项目区位于曹县普连集镇圆梦新村(工业园区)西北部,厂址中心坐标:东经115°32′37.11″,北纬34°57′28.27″。东临和源化学,南临中威新能源和东合运输,西临中牧化工,北临农用地。场地具体地理位置见图3-1。

图3-1  调查地块交通位置图


3.1.2   地形地貌
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微地貌形态分高、平、洼3种类型。场地位于曹县普连集镇,区域地势平坦,地貌形态较简单。
3.1.3   水文
一、地下水
根据含水介质的岩性、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及水化学特征,区域地下水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类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1、第四类松散岩类孔隙水
(1)浅层淡水
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中,埋深小于50m,粉砂、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砂夹淤泥质土中孔隙水较发育。主要含水层为中细砂、细砂、粉砂层,沙层较松散,透水性好,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由于砂层与粉质粘土相互交错沉积,地下水多为潜水具承压性,井(孔)单位涌水量为160~240m3 /(d•m),水化学HCO3•Cl•SO4-Na•Mg 型水,矿化度1~2g/L。
(2)中深层咸水
位于浅层孔隙含水岩组下,埋深在 50~80m,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底部中更新统冲、洪积层、细砂层中。因该层顶、底板及其间夹有多层较厚且连续分布的以粉质粘土为主的隔水层,该层水具有承压性,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细砂、粉砂、中砂,井(孔)单位涌水量小于30m3 /(d•m),水化学类型为SO4-Na•Mg 型水,矿化度一般大于4g /L。
(3)深层淡水
为水质较好的孔隙水,埋深大于8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粗、中、细及粉细砂,并有多层较厚且隔水性好的粘土所分离,有较强的承压性。单位涌水量一般为60~250 m3/(d•m),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SO4-Na•Mg 型水,矿化度为2g/L 左右。
2、碎屑岩类裂隙水
该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石炭系含煤地层和新近系地层中,埋深大于 900m。含水层粘性主要为泥岩、细砂岩、粉砂岩,杂色泥岩夹灰层和煤层,富水性差,裂隙不发育,单位涌水量为 10m3 /(d•m),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SO4-Ca•Mg•Na 和 SO4•Cl-Ca•Na 型,矿化度为1.7~2.3g/L。
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该类地下水赋存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埋深在 900~1100m 之间。含水层岩性为灰岩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具有裂隙及小溶洞,单位涌水量为 100~200m3 /(d•m),说明奥灰具有较强的富水性,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Na 或SO4-Ca•Mg•Na 型,矿化度 1.0~1.3g/L。
二、地表水
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曹县境内有杨河、东渔河两大水系,包括杨河、东渔河(原红卫河)南支、东渔河西支、黄白河、团结河、新冲小河、四季河等大小河流22条,纵横全县31个乡(镇)。曹县水系特点是:雨源性河流,间歇性河道,枯水期较短,年平均流量约13325万m3。以上22条河流纵横交织遍布全县,形成了曹县的排灌网络。
东渔河系南四湖以西排水系统调整时新挖河道,上起东明县刘楼村,横贯菏泽、曹县、定陶、成武,至单县出境,境内长123.2公里,流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是南部主要排水河道,并接收河南省兰考县的客水。
3.1.4   气象、气象
曹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全年以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常刮东南风;秋季气温急降,雨量税减,云雨稀少,秋高气爽,天气多晴;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冬季季平均气温为0.2℃,最低可达-18.1℃,最大冻土深度可达 36厘米。一般冬季环流维持时间较长,从10-11 月份形成后到次年2-3月份才有较大变动,因而整个冬季降水量仅有3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2%。年日照时数2329.2-2578.2小时,平均为2467.5小时。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4.2℃。通常七月份最高,多年平均为27.3℃;一月份最低,多年平均气温为-1.7℃。平均初霜期为10月27日,终霜期为3月31日,无霜日210天。全年温润度(伊万诺夫湿润度平均为0.6-0.7),属半湿润区,一年中只有7、8月属湿润段,其余均为半干燥段。
曹县多年平均降水量670.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046.8毫米(1957年),最小年降水量283.9毫米。且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九四个月份,占全年降雨的7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237.9毫米,最大年蒸发量1700.4毫米(1966年)多年平均蒸发量均大于同年的降水量。
3.1.5   土壤
曹县总面积19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8.3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09亩。共有潮土、盐土、碱土、半固定风沙土4个土类;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炒盐土、潮碱土、半固定风沙土7个亚类,17个土属,115个土种。其中,潮土类为县域主要土壤类型,可利用面积225.22万亩,占总可利用面积的98.8%。盐土和碱土的可利用面积为1.96万亩,主要分布在郑庄、邵庄、青固集等乡镇,有潮盐土、潮碱土2个亚类,4个土属,10个土种,主要受潜水活动影响,盐分上升累积而形成,因为此类土壤盐碱程度较重,对于农业利用而言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治理,可以通过种植耐碱植物对其进行改良。
风沙土面积为0.83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各乡镇南部,有半固定风沙土1个亚类,2个土种,由于黄河高速漫流淤积而成,土质粗松,砂随风而起,危害作物,适宜造林治沙,以防护农田。
根据曹县城市总图规划用地条件分析图,项目区域土壤类型为盐化潮土土壤,受盐碱威胁大,利用率低,良保肥性能差,土壤容量大,板结紧实,空隙率小,养分含量低。
3.1.5  自然资源
定陶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定陶区地下煤炭蕴藏面积为2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0亿吨,3层煤平均厚度3.86m,可采用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5.16m,最深厚度7.16m,是质量最优的煤田,全矿区有气煤、焦煤、合肥煤、肥煤、无烟煤、无燃焦等煤类,特别是肥煤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比较紧缺的煤类,地质储量约2亿吨。定陶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7处中低温地热田。
3.1.6   社会环境概况
1、社会经济
初步核算,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6.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7.4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01.84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65:39.02:47.33调整为13.19:37.51:49.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9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758元。
2、农业事业
2019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64万亩,比上年减少6.41万亩,下降4.5%;粮食平均亩产441.08公斤,比上年增加17.28公斤,增幅4.25%;粮食总产达到59.39万吨,比上年减少0.39万吨,下降0.65%。201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1 亿元,增长9.4%,剔除价格因素,可比增长3.49%;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7.9亿元,可比增长3.93%。
3、工业发展
2019年,全区工业完成增加值61.92亿元,同比增长6.48%。截止2019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全年各月份累计增速均稳定在6.5%以上,保持了各期增长幅度位居全市前列的良好势头。2019年,全区工业用电量530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14%。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利税29.7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利润24.4亿元,增长17.3%。2019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4.9亿元,增长15.9%。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3%,比去年提高2.74个百分点。
4、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能力持续增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19年,全区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04.5万人,增长5.1%;客运周转量19981.4  万人公里,增长4.2%;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657.2万吨,增长12.9%;货运周转量130793.5万吨公里,增长10.3%。邮政电讯通信业发展迅速。2019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280 万元,比上年增长17.73%。年末全区固话交换机容量7.81万门,年末固定话用户总数达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78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达到10.63万户。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5、教育、科技和文化
科研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区共组织科技计划4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项,其中4项获市奖励。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9年末全区普通高级中学3所,在校生10104人;普通初级中学19所,在校生24188人;小学共149所,在校生62368人。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为57%,小学毕业升学率为100%,学龄儿童入园率为91.4%。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区拥有博物馆1 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 1处,藏书总量11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384个,乡镇文化站11处。
全区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3.3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
6、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19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 4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所。医院、卫生院编制病床位2091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36人,其中执业医师1024人,注册护士1161人。截止年末,全区万人拥有病床位 36.05张,比去年增加3.379张,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47.17人,比去年增加 2.101人。医疗条件和防病治病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7、人口、居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19年末,全区共有常住人口53.34万人,同比增长1.69‰;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9.14%,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19年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3889元,比上年增加4857元,增长8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4元,比上年增加2054元,增长8.5%;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9元,比上年增加1343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597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1515元。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3.2    场地历史和现状
3.2.1   场地历史
根据走访调查了解,2018年建厂之前该场地为农用地;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该场地建设,主要建有原料仓库2座,生产车间、烘干车间各1座,甲醇储罐区、三甲胺储罐区各1处,污水处理装置区1处,导热油炉房、变配电室各1座,综合楼、办公楼各1座,各建筑物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一直沿用至今,无明显变化。场地平面布置历史变迁情况见图3-2、3-3,场地利用历史情况见表3-1,历史变迁情况见表3-2。
表3-1     调查场地利用历史情况一览表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土地用途 行业
2019 至今 工业用地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019 农用地 农业
鉴于仅能搜集到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场地2008年3月至2021年4月的历史影像,因此,2008年以前场地利用情况不能显示。

图3-2   场地内现状建筑平面布置图(2020年)

图3-3  场地内现状建筑平面布置图(2021年)

 

3.2.2   场地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体工程于2020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建设至今场地土地利用性质未发生变化。
现场踏勘发现,场地内绿化区为植被覆盖,外围地面均有水泥混凝土硬化,未发现地面防渗层破损现象。
3.2.3   场地地下水利用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和人员访谈,场地生活和生产用水来自深层地下水,非承压水,区域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和人工开采排泄为主,水质、水量能够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3.3    相邻地块使用现状和历史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次调查场地北临建设用地,东临农用地,南临建设用地,西侧为建设用地,相邻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及现状见表3-3。
表3-3     相邻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及现状表
序号 与场地相对位置关系 历史情况
  历史年代 使用情况
1 东 ~2018年 农用地
  2010~今 农用地
2 南 ~2018 农用地
  2018~今 建设用地,未建设
3 西 ~2018 农用地
  2018~今 建设用地,未建设
4 北 ~2018 农用地
  2018~今 建设用地,未建设

 

 

 

 

 

 

 

 

4    场地污染识别与污染识别
4.1   企业基本信息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浓度甲醛、脲醛预缩液(UFC)、聚羟酸外加剂、脲醛树脂胶、氨基模塑料、装饰纸的生产及销售,2020年4月建成年产100万吨高浓度甲醛、20万吨脲醛预缩液(UFC)、20万吨聚羟酸外加剂、20万吨脲醛树脂胶、10万吨氨基模塑料、6000万张装饰纸项目的生产线,并投入运行,与生产线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套设施的还有废气处理装置区、事故水池等,目前未发现运行异常。
本次调查主要对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运行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污染物进行识别和分析。
表4-1     企业基本信息一览表
序号 信息项目 内容
1 企业名称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91371700MA3P1UEYX9
3 法定代表人 李现义
4 地址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化工园区
5 地理位置 中心地理坐标115.564°E,34.954°N
6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7 企业规模 小型企业
8 成立时间 2019年1月15日
9 营业期限 /
10 行业类别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
11 行业代码 C261、C265
12 所属工业园区或聚集区 曹县化工园区
13 地块面积 113680平方米
14 现使用权属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5 地块利用历史 3年
16 地块规划用途 工业用地
17 劳动定员 100人
4.2   主要污染识别与潜在污染分析
4.2.1  产品方案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工程产品方案见表4-2,产品理化性质及质量标准见表4-3。
表4-2        项目产品列表
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备注
1 37%甲醛 72万t/a 27720t/a用于生产脲醛树脂胶,692280t/a全部外售
2 聚羟酸外加剂 5万t/a 全部外售
3 脲醛树脂胶 5万t/a 22611.98t/a 用于生产装饰纸,27388.02t/a全部外售
4 装饰纸 3000万张/a 全部外售

项目产品37%甲醛执行《工业用甲醛溶液》(GB/T 9009-2011),聚羧酸外加剂执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 223-2017),脲醛树脂胶执行《木材工业胶黏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GB/T 14732-2006),装饰纸执行《人造板饰面专用纸》(GB/T 28995-2012),具体见续表4-3。
表4-3       产品理化性质及质量指标一览表
项目 标准指标要求
 37%级
 优等品 合格品
密度ρ20/g/cm3 1.075~1.114
甲醛,w/% 37.0~37.4 36.5~37.4
酸(以HCOOH计),w/%≤ 0.02 0.05
色度,Hazen(铂-钴号)≤ 10 -
铁,w/%≤ 0.0001 0.0005
甲醇,w/%≤ 供需双方协商
注:本产品为合格品。
续表4-3   脲醛树脂产品质量标准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冷压用 胶合板用 细木板用 刨花板用 中、高密度
纤维板用 浸渍用
外观 - 无色、白色或浅黄色无杂质均匀液体 无杂质透明液体
pH值 - 7.0-9.5
固体含量≥ % ≥55.0 ≥46.0 40-50
游离甲醛含量 % ≤1.0 ≤0.3 ≤0.8
粘度 mPa·s ≥300 ≥60 ≥20
固化时间 s ≤50.0 ≤120.0 -
适用期 min ≥120
胶合强度 MPa ≥1.9 符合GB/T9846-2015中5.3.2的规定 符合GB/T5849-2006中5.6.1.2的规定 - - -
浸渍剥离强度 MPa - 符合GB/T9846-2015中5.3.3的规定 符合GB/T5849-2006中5.6.1.1的规定 - - -
内结合强度 MPa - - 符合GB/T4897-2015中6.3.2.1或6.3.2.2或6.3.2.3或6.3.2.4的相关规定 符合GB/T11718-2009中5.3.1或5.3.2或5.3.3的相关规定 
续表4-3  聚羧酸外加剂产品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一等品 二等品 不合格品
固含量/% 40±1.0
密度/(g/cm3) 1.08±0.02
pH值 5.0±1.0
氯离子含量/% ≤0.01
水泥净浆流动度/min 0min ≥270 ≥250 <250
 30min ≥260 ≥240 <240
水泥砂浆流动度/min 0min ≥200 ≥180 <180
 30min ≥210 ≥190 <190
续表4-3   装饰纸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印刷用原纸 素色纸 印刷装饰纸 平衡纸
定量 g/㎡ 60-150
定量偏差 % 标示值的±2 标示值的±3
水分 % ≤4.0 ≤6.0
灰分 % 15~45
灰分偏差 % 标示值的±3
pH值 — 6.5~7.5
纵向干抗张强度 N/15 mm ≥25.0
纵向湿抗张强度 N/15 mm ≥6.0
透气度(Gutley法) s/100 mL ≤25 ≤35
平滑度 s ≥100 —
渗透性 s ≤6 ≤8
耐热性 级 1 —
耐光色牢度
(蓝色羊毛标准) 级 标准级大于或等于6 —
  高保色级大于或等于7 —
纵横向伸缩率 % 纵向0.3~1.0
横向1.0~3.5 
注: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2  厂区平面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图见下图所示。

图4-1  场地平面布置图
4.2.3  原辅材料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工程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量见表4-4,其理化性质见表4-5。
表4-4   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原辅料名称 含量 状态 单耗量(kg/t产品) 消耗量(t/a)
银法制甲醛
1 甲醇 99.9% 液态 445.45  320720.72
2 配料蒸汽 -- 气态 300  216000
3 吸收塔补充新鲜水 -- 液态 129.15  92988.59
4 新鲜空气 -- 气态 876.85  631330.05
5 催化剂(银)触媒 -- 固态 0.004  2.88
脲醛树脂胶
1 甲醛 37% 液态 554.4  27720
2 尿素 98% 固体 410.26  20512.8
3 三聚氰胺 99% 固体 30.24  1512
4 氢氧化钠 30% 液态 1.36  68.04
5 硫酸铵 20% 液态 0.2  10.08
聚羧酸外加剂
1 聚醚单体(HPEG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 固体 350.56  17528
2 丙烯酸 -- 液体 40.06  2003.2
3 过硫酸铵 -- 固体 1  50.08
4 维生素C -- 固体 0.5  25.04
5 巯基丙酸 -- 液体 8.51  425.68
6 新鲜水 -- 液体 599.96  29997.92
装饰纸
1 原纸 -- 固态 358.58  7583.48
2 油墨 -- 液态 7.44  157.4
3 冲淡剂 -- 液态 5.89  124.6
4 脲醛树脂 -- 液态 1069.18  22611.98
5 固化剂 -- 液态 1.6  33.92
6 渗透剂 -- 液态 3.21  67.84
7 脱模剂 -- 液态 3.21  67.84
表4-5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序号 原辅料名称 理化性质 毒理毒性
1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易溶于水和乙醇,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密度:1.081,闪点:50℃(37%),沸点:-19.4℃,熔点:-92℃。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mg/kg( 兔经皮) ;LC50 :590mg/m3(大鼠吸入)。
2 甲醇 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沸点64.7℃,熔点-97℃,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剧毒。 LD505628mg/kg( 大鼠经口) ;15800mg/kg( 兔经皮) ;LC5082776mg/kg,4 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10ml,潜伏期8~36 小时,致昏迷;人经口15ml,48 小时内产生视网膜炎,失明;人经口30~100ml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呼吸衰弱,死亡。
3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相对密度2.130,熔点318.4℃,沸点1390℃。本品不燃。 未见毒理学报道。属一级无机碱性腐蚀物品,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 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4 硫酸铵 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280℃以上分解。加热到513℃以上完全分解成氨气、氮气、二氧化硫及水。水中溶解度:0℃时70.6g,100℃时103.8g。不溶于乙醇和丙酮。0.1mol/L 水溶液的pH 为5.5。相对密度1.77。折光率1.521。硫酸铵主要用作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还可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 未见毒理学报道
5 尿素 化学式CO(NH2)2,又称脲或碳酰胺,无色晶体,大量存在哺乳动物的尿中, 含氮量约为46.67% 。密度1.335g/cm3。熔点132.7℃,加热温度超过熔点即分解放出氨气,溶于水、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弱碱性。 未见毒理学报道
6 三聚氰胺 又称氰尿酰胺,白色晶体,由尿素缩聚而成,相对密度1.57,不溶于水,微溶于乙二醇、甘油、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不可燃。熔点300℃,在345℃的情况下分解。 LD50:4550mg/kg(小鼠经口),目前被认为毒性轻微,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
7 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化学式:CH2=CH(CH3)(OCH2CH2)nOH
羟值(mgKOH/g):430~470
酸值(mgKOH/g):0.2
1、性状:常温下呈白色至微黄色片状
2、熔点(℃):22
3、沸点(℃):190
4、相对密度(水=1):1.15
5、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73
6、饱和蒸气压(kPa):1.48(41.4℃)
白色至微黄色片状,无毒、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会因水解而变质,作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主要原辅材料使用。 1、毒性:LD50小鼠口服大于10g/kg(bw)
2、致变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无致突变作用
9 丙烯酸 化学式:C3H4O2,分子量72.06
1、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熔点(℃):13
3、沸点(℃):141
4、相对密度(水=1):1.05
5、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45
6、饱和蒸气压(kPa):1.33(39.9℃)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发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光、热、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LD50:33.5mg/kg;腹腔注射-大鼠LD50:22mg/kg;口服-小鼠LD50:2400mg/kg

10 巯基丙酸 分子式:C3H6O2S,分子量106.14
1、性状:透明液体,有强烈的硫化物气味。
2、密度(g/mL,25℃):1.22
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熔点(℃):16.8
5、沸点(℃,2.0kPa):111.5
6、折射率(D20):未确定
7、闪点(℃):93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96mg/kg;大鼠腹腔LD50:66mg/kg;小鼠经腹腔LD50:38120μg/kg
11 过硫酸铵 化学式:(NH4)2S2O8,分子量228.20
1、性状:无色单斜晶体,有时略带浅绿色,有潮解性。
2、熔点(℃):120
3、相对密度(水=1):1.982
4、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7.9
5、溶解性
6、饱和蒸气压(kPa):1.33(39.9℃)
7、溶解性:易溶于水。 急性毒性:LD50:820 mg/kg(大鼠经口)
4.2.3  主要生产设施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见表4-6。
表4-6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银法甲醛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台)
1 蒸发器 Φ3400×6800,不锈钢 6
2 过热器 Φ1500×4268,不锈钢 6
3 蒸汽过滤器 Φ1000×1350,不锈钢 6
4 氧化器 Φ2800×8600,不锈钢 6
5 1#吸收塔 Φ2800×16500,不锈钢 6
6 2#吸收塔 Φ2600×16500,不锈钢 6
7 终端高效捕集器 Φ1200×2000,不锈钢 6
8 尾气封液槽 Φ2000×3000,Q235 6
9 蒸汽分配器 Φ700×3000,Q235 6
10 空气过滤器 1800×1800×3000,不锈钢 6
11 热水槽 Φ2500×4500,不锈钢 6
12 尾气处理器 Φ2800×9500,Q235-B/20G 6
13 软水槽 Φ2500×4500,不锈钢 6
14 罗茨风机 L74WD 6
15 耐腐蚀泵 -- 208
16 离心水泵 -- 76
17 板式换热器 -- 18
18 蒸发冷 玻璃钢 12
19 甲醇储罐 Φ12000×12000 内浮顶 6
20 甲醛储罐 Φ12000×12000固定顶 6
21 甲醛中间罐 Φ6000×6000固定顶 8
22 鹤管 -- 6
   脲醛树脂胶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台)
1 蒸汽加热反应釜 HF30000,20m3,不锈钢 12
2 冷凝器 HG50300,200m3,不锈钢 12
3 回流冷凝器 HG5060,80m3 12
4 斗式提升机 TD300,20T/h 12
5 反应釜尿素斗 NJ-10,10m3 12
7 上料螺旋 20T/h 12
8 斗式提升机尿素斗 TD01,1m3 12
9 甲醛过滤器 HG3505,0.5m3 12
10 胶过滤器 HG3401,1m3 12
11 电控系统 HGK3220 12
12 汽水分离器 HG8505,0.5m3 12
13 电子秤 20T×3,60T 4
14 甲醛泵 Q=50m3/h 12
15 胶泵 Q=50m3/h 12
聚羟酸外加剂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台)
1 反应釜 20m3 8
2 配料槽A 2m3 8
3 配料槽B 2m3 8
4 接收罐 20m3 8
5 转料泵 5.5kW 16
 装饰纸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
(条/台) 备注
1 开卷机 / 10 4条搬迁,6条拟购
2 浸渍干燥机 TB-1500B 10 9条搬迁,1条拟购
3 免漆纸自动凹版印刷机 RMZJ220-4-3-016/AYX1300 10 4条搬迁,6条拟购
4 牵引机 / 10 9条搬迁,1条拟购
5 剪切机 / 10 9条搬迁,1条拟购

4.2.4  企业主要生产分区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场地整体划分为生产区、原料及成品区、公辅设施区和生活办公区等区域,生产区主要为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区包括储罐区、1#、2#仓库及事故水池,公辅设施区包括变电站、导热油炉房、地下污水管网,生活办公区主要为综合楼、门卫等。其中生产区、原料及成品区、公辅设施区为重点关注区。
4.2.5  污染识别及潜在污染分析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见图4-2,主要污染工序见表4-7,“三废”情况排放一览表见表4-8:

 

 

图4-2 (1)  银法甲醛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
甲醛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三元气制备、氧化脱氢反应、甲醛吸收、尾气处理等工段,具体生产工艺为:
①过滤工序
外购的甲醇泵入甲醇储罐,计量后采用甲醇输送泵泵入甲醇过滤器,经过滤后的甲醇液体泵入蒸发器,其流量根据组合蒸发器内液位进行自动调节。空气经风机抽至空气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蒸发器。蒸汽分配器的蒸汽经蒸汽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过热器。
②蒸发、配料及过热
A、蒸发及配料
蒸发器夹套内通80℃热水加热,蒸发器内甲醇经空气管式分布鼓泡和加热(夹套内加热水间接加热)气化,空气和甲醇蒸汽在蒸发器部分混合为二元混合气体。蒸发器夹套的热水由热水槽加入,热水槽的热水为氧化器夹套排出的热水(氧化器内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蒸发器夹套排出的温水泵入氧化器加热,蒸发器和氧化器夹套的水为循环使用。甲醇中含有部分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甲醇蒸发时,难挥发性物质残留在蒸发器底部,产生蒸发残液,甲醇蒸发残液主要成分为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开停车过程产生甲醇蒸发残液,经甲醇过滤器过滤后回用于生产。
蒸发器产生的二元混合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的前端加入配料蒸汽,配料蒸汽的加入不仅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而且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生成、降低甲醇爆炸风险、防止床层结碳,还可以提高甲醇转化率和产品收率。对于甲醇、空气混合蒸发工艺,配料蒸汽加入后配料比(配料比=甲醇质量/(甲醇质量+水质量))控制在54%~71%最佳(本次评价按60%计)。
在过热器部分进口端通入一定量的0.2MPa、120℃蒸汽,与甲醇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甲醇-空气-蒸汽三元混合气体。开车时氧醇比应控制在0.25~0.28,正常生产时氧醇摩尔比为0.38~0.43。氧醇比偏低会导致成品甲醛含量偏高,过高则会使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因此,开车和正常生产都必须控制氧醇比。
B、过热
过热操作目的在于使甲醇蒸气、空气、蒸汽等混合气体保持气体状态,防止蒸汽、甲醇冷凝改变混合气体的配比,影响甲醇转化率。随着甲醇蒸气的不断产生和空气、蒸汽的加入,甲醇-空气-蒸汽三元混合气体在压差作用下流经过滤器和过热器部分,温度控制在110~120℃范围内,过热后的三元混合气体从过热器出口端流出。
C、过滤阻火
在甲醛生产中,为了避免氧化器发生回火等危险性的事故,在进入氧化器前的管道上安装阻火过滤器,阻止气体火焰蔓延,同时对混合气中的液滴进一步过滤去除。混合气经阻火过滤器后进入氧化器。
③催化氧化、冷却工序(甲醛的生成)
催化氧化反应在600℃高温下,反应速率和转化率最高,副反应很小;对于脱氢反应来讲,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也提高;但温度过高会使副反应增多,影响转化率,还会影响催化剂寿命、阻力和性能的发挥。一般电解银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30~660℃为宜。
催化氧化反应在氧化器中进行,氧化器是甲醛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典型的氧化器一般从上到下分为三段:上段为催化氧化段;中间为急冷段;下段为二冷段。
A、催化氧化
催化段内装电解银催化剂制成的催化床,厚度为15~20mm,甲醇混合气体通过催化床发生化学反应,使甲醇氧化脱氢变成甲醛。
B、冷却
产物在气压差作用下脱离催化床后,经急冷段迅速冷却到200℃左右,以抑制副反应的产生,急冷段物料降温放热用于副产蒸汽;氧化炉急冷段下面是冷却段,物料在冷却段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冷却至80℃左右后进入吸收系统。冷却段为列管式换热器,换热介质为纯水。
④吸收工序
吸收工段采用双塔循环吸收,氧化工序得到的含有甲醛、氮气等混合气从氧化器的底端进入1#吸收塔底端,与吸收剂进行逆流吸收后,塔顶未吸收完全的气体进入2#塔继续用软水进行逆流吸收。2#塔底的甲醛稀溶液通过泵输送至1#吸收塔做吸收剂。新鲜的纯水补充至2#吸收塔,产品从1#吸收塔底采出。吸收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为控制一定吸收温度并保证吸收效果,吸收塔底循环液经过蒸发冷进行降温后再返回塔顶。
⑤尾气燃烧及余热回收
2#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经尾气液封槽后进入尾气处理器和导热油炉进行燃烧处理,产生的蒸汽送气包(蒸汽分配器)统一调配供生产使用,多余蒸汽外卖周边用汽企业。燃烧后的尾气主要含氮气、水蒸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控制方式: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甲醇制甲醛是首批十五种危险工艺中的氧化工艺,根据通知要求工序以DCS系统进行控制。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参数与反应物的配比和流量、氧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紧急冷却系统形成连锁关系,在氧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氧化反应斧内温度超标或压力超标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配备有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设施,自动控制系统水平符合氧化工艺的要求。

 

图4-2(2) 脲醛树脂胶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
脲醛胶生产为间歇式生产,拟设12个脲醛胶反应釜,每釜生产时间为6h,年生产210天。具体工艺过程为:
1、升温混合:
将甲醛采用计量泵打入反应釜内,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8.5,再按比例加入尿素和三聚氰胺,搅拌。向反应釜夹套内通入蒸汽间接加热,升温至90-95度,在90至95度时保温30分钟。此环节由于加温,反应釜内的甲醛、氨会产生少量的挥发,产生的废气经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冷凝至25℃以下成为液态后回流至反应釜内,未冷凝下来的废气通过回流装置排气口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加成
此阶段为羟甲基脲生成阶段,加入尿素,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1时生成稳定的一羟基甲基脲或二羟甲基脲。
3、缩聚
树脂化阶段,羟甲基脲中含有活泼的羟甲基,进一步缩合生成聚合物,拟建项目生产的脲醛树脂聚合物分子量约700。缩聚反应过程,接着打开冷却器进行降温,降温至88-89℃,加入20%硫酸铵调节pH值至5.7-5.75左右,反应60-70min。
终点粘度到达后,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左右,第二次加入尿素,反应20-30min粘度到达后,加碱调PH值至8.0。第三次加入尿素,保温10分钟,加碱调PH8.5至9.0。第四次加入尿素,保温20min,降温至40度,停止冷却,将物料抽至脲醛树脂储罐储存。

图4-2(3)  聚羟酸外加剂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
项目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为间歇生产,拟设置8个反应釜,根据客户订单量,外购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及相关辅料配料,暂存于项目原辅料存放区。
产品生产前,先在检测区内进行不定期的产品比例合成小试,得到试验初产品之后,采用砂浆搅拌机或净浆搅拌机进行初产品性能检验,达到产品标准之后,按照试验得出的产品配比进行批量生产,此试验阶段产生的试验初产品作为产品外售;批次产品生产完成后,对母液进行产品性能检验,达到产品标准的成品外售,不合格的返回调整配料比例再加工。
(1)配置主料、B料:将纯水通过流量计计量方式打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开启电源,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按配比将聚醚单体(HPEG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投入反应釜,与纯水搅拌混合,待反应温度升至40℃(±2℃)后,投入过硫酸铵(引发剂),开始搅拌。在配釜内料的同时,将丙烯酸按配比通过管道投入密闭预混釜B,加适量纯水配置成B料,抽至滴加罐,待反应釜搅拌30min后滴加入反应釜内。
(2)配置A料及转料:本项目合成反应的链转移催化剂为巯基丙酸,在配釜内料的同时,将巯基丙酸、维生素C(还原保护剂)、纯水按配比投入预混釜A,混合均匀配置成A料(通过出料泵打循环方式),然后打入滴加罐待用。
(3)滴加及反应:将配置好的A料通过滴定泵滴入反应釜,控制滴加速度,使得A料在2.5h内滴加完毕。滴加时反应釜的温度会有小幅度的持续升高,建设单位通过控制A料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及釜内液温升高,并开启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却,控制釜内温度不要超过42℃(通常在40±2℃),反应过程一直处于常压状态,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2h。
(4)检测:待聚合反应完后,打开反应釜入口盖,取适量产品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将合格的产品泵入母液罐储存,生产结束。
(5)装车:聚羧酸减水剂母液通过出料泵送至槽车后外售。


图4-2(4) 装饰纸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
本项目装饰纸生产主要包括印刷、浸胶两大工段,整个工艺流程如下:
1)印刷工段
调色、印刷:本项目的生产线为自动化生产线,设备采用国内先进微电脑全自动控制的凹版印刷生产线。由于外购油墨浓度较高,因此需要把外购油墨浓度调配至企业所需浓度。将油墨、冲淡剂与水以2:3:6的比例人工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后调出不同颜色的水性油墨,将原纸装上印刷机,通过不同颜色的水性油墨印刷出不同的装饰图案。
产污环节:油墨在搅拌过程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挥发废气,主要污染物为乙二醇等;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固废为油墨废包装桶、稀释剂废包装桶、筒卷原纸外包装牛皮纸及纸芯;调墨工段及印刷机在换颜色及停产时对印刷滚筒进行清洗均有清洗废水,清洗废水作为深色油墨调色使用。
烘干:通过来导热油间接加热将油墨烘干,使产品成型。此过程会产生少量水蒸气。项目烘干工序的热源为导热油炉(燃料为甲醛生产尾气)。产污环节:导热油炉产生的废气;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干燥废气,主要成分为乙二醇。
复卷:将印刷成品的装饰纸收卷成筒状。
检验: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产生不合格产品,外售废纸收购商。
2)浸胶工段
调胶:打开储胶罐底部的放料阀,将适量的树脂胶放入密闭的调胶罐中,添加适当的固化剂、渗透剂等助剂和水,用以改善树脂胶的物理特性,提升树脂胶的使用效果,投加完毕后,开动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调胶完毕后,打开罐底部放料阀,通过管道放入浸渍纸生产线浸渍槽和第二施胶机的贮胶槽中,根据室温和胶液温度调节浸渍槽夹套中的水温,使树脂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20-35℃。
浸胶、烘干:纸端按要求的顺序引入浸渍机的张紧棍、润湿滚、浸渍槽进行第一次浸胶,在第一浸胶槽浸渍后,进计量滚,调整上胶量和胶液在纸宽度上的均匀性,控制第一干燥阶段的温度使得第二次施胶前,纸的含水率的大小保持在规定的范围。接着在第二干燥阶段进行干燥,此时应控制好各干燥区的温度(第一段:110-130℃,低温高速,防止液体树脂表面形成固化层;第二段:130-160℃,高温高风速;第三段:125-140℃),使所出来的浸渍纸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在浸胶、干燥的过程中,产生有机挥发废气,主要成分为甲醛。
3)裁剪工段
经过第二干燥阶段后进行冷却、除静电,定尺裁剪成,经机后操作人员目测逐张检验,按机器上计数器所记数量每100张夹入一标签,再按用户定制数量包装出厂。此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产品。
项目生产“三废”排放见表4-8。
表4-8  甲醛(银法)“三废”排放一览表
类别 序号 产生环节 主要成分 去向或处理措施
废气 G1-1 吸收塔尾气 甲醛、甲醇、H2、N2、CO、CO2、CH4等 经燃烧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H1~ H6)排放
固废 S1-1 废电解银催化剂 银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S1-2 甲醇过滤器和三元气体过滤器废滤网 不锈钢 
 S1-3 空气过滤器废滤芯 废滤块、无纺布 环卫部门清运
 S1-4 蒸发残液 有机油状物、蜡状物 回用于生产
噪声 N1 各生产设备噪声 Leq[dB(A)] 减振基础、隔声

续表4-8  脲醛树脂胶产污环节表
类别 序号 产生环节 主要成分 去向或处理措施
废气 G2-1 投料废气 甲醛、氨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催化燃烧+碱喷淋处理后经23m高排气筒(H7)排放
 G2-2 不凝气 甲醛、氨 
固废 S2-1 废胶渣 树脂 回用于生产
噪声 N 各生产设备噪声 Leq[dB(A)] 减振基础、隔声
续表4-8    聚羟酸外加剂产污环节表
类别 序号 产生环节 主要成分 去向或处理措施
废气 G3-1 投料、反应 丙烯酸、巯基丙酸、挥发性有机物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催化燃烧+碱喷淋处理后经23m高排气筒(H7)排放
噪声 N 各生产设备噪声 Leq[dB(A)] 减振基础、隔声
续表4-8   装饰纸产污环节表
类别 序号 产生环节 主要成分 去向或处理措施
废气 G4-1 调墨废气 乙二醇、VOCs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催化燃烧+碱喷淋处理后经23m高排气筒(H7)排放
  印刷、烘干废气  
 G4-2 调胶废气 甲醛、氨、VOCs 
  浸胶、烘干废气  
固废 S4-1 边角料、不合格品 纸 外售
 S4-2 导热油炉废导热油 导热油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噪声 N 各生产设备噪声 Leq[dB(A)] 减振基础、隔声

项目“三废”处理情况如下表所示。

 

 

 

 

 

 

 

 

 

 

 

废气

 

 

 


废水

项目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法,工艺技术成熟,污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固废


本次调查场地次调查场地北临建设用地,东临农用地,南临建设用地,西侧为建设用地,区域地下水流向自西北向东南,主风向为西北风,因此,周边相邻地块对本次调查地块的影响风险较小。
根据项目工艺流程、相关原辅材料及周边地块影响,项目污染因子识别如下表所示:
表4-9   项目污染物识别统计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对应识别的污染物
1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OD、BOD、SS、氨氮、硝酸盐、硫酸盐
4.3    污染识别结论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为土壤:45项基本项;地下水:常规项39项。具体如下:
(1)土壤监测因子为:基本项45项(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2)地下水监测因子为:常规项39项: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表4-10    项目监测因子统计表
序号 监测点性质 监测项目 备注
1 土壤 基本项45项(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2 地下水 常规项37项(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5    地块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5.1    区域地质
本区属华北地层区的鲁西地层分区,古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地层由老到新主要发育有下古生界奥陶纪马家沟组、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和新生界第四纪:
(1)下古生界奥陶纪马家沟组
广泛分布于区域中部,岩性以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厚度约200m。
(2)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
该群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是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
本溪组:条带状分布于马家沟组的东西两侧。为杂色铁铝质页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或G层铝土矿的含煤层位,其下与奥陶系马家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4—22m。
太原组:条带状分布于本溪组的东西两侧。为灰、灰黑色泥岩和粉砂岩、数层石灰岩和煤层,顶、底均以石灰岩为界。本组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也是本区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厚210m。
山西组:条带状分布于太原组的东西两侧。为灰、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和砂岩,夹可采煤层,是本区主采煤层的赋存层位,最厚100m。
(3)第四纪
全区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地表为黄河组,地下有黑土湖组和平原组。
平原组:遍布本区地下深处。为距今248万年至1万二千年间形成的巨厚沉积物,主要为冲积相的浅黄、灰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及粉、细砂层,含较多的钙质结核。厚150m左右,埋深一般20—170m。其时代为更新世。
黑土湖组:遍布本区,为距今1万年左右的湖沼相沉积。主要为黑色淤泥、淤泥质粉砂及灰绿色粉砂质粘土,含有机质,产腹足类化石。厚1.5—5m,埋深一般为4—20m。与其上下层位呈整合接触。其时代为全新世早—中期。
黄河组:遍布全区。为近代黄河冲积形成的黄灰色粉砂质粘土、浅黄色粉砂、细砂、粘土质粉砂和棕色粘土的堆积体,其上部是本层的耕作层。厚约20m左右。其时代为全新世晚期。


5.2    地质构造
区域所在地质构造部位为华北台坳济宁~成武凹断束西部、开封台陷北部,鲁西隆起区菏泽凸起中部。地壳上部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但第三、第四界限不易区分,第三、第四系沉积厚度为700~900m,分别整合在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之上。菏泽凸起由新华夏系构造的聊考断裂带、曹县断裂带及纬向构造的郓城断裂、菏泽断裂、凫山断裂等控制(图5-1)。

图5-1  菏泽市断裂构造纲要图
5.3    土层分布条件
曹县地区属于华北平原新沉盆地的一部分,除孤山丘陵区有少量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出露外,其他地域均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主要为冲击相沉积间夹湖沼相沉积,灰黄、灰至灰黑色,以粘质砂、粉细砂为主,间夹2~3层淤泥质。粉砂、粉细砂一般有1~2 层,分布稳定。淤泥质一般有两层,上层分不稳定,厚度3.03~14.08m埋深2~20.3m。厚度由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变薄,顶板埋深自西向东变浅,自南而北深浅交替,总趋势向北变深。下层厚0.8~8.95m,埋深27~46m,断续分布,皆成透镜状,东西长而南北短。
5.4    地下水分布条件
5.4.1    地下水类型
  调查地块所在区域位处鲁西南的黄河冲积平原,沉积有巨厚的第四系地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发育,砂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为多层组合结构。根据地下水的系统性及其赋存条件、水质结构等,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含水岩组:即浅层地下水含水岩组(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含水岩组(中深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含水岩组(深层地下水)。
(1)浅层地下水含水岩组
浅层地下水在区内广泛分布,其底板埋深与全新统地层底界线基本一致,埋深一般在20-40m之间。该含水岩组岩性以粉细砂、粉砂为主,细砂、中砂次之,本区砂层累计厚度一般在10-15m之间。
浅层地下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在500-1000m3/d(8寸口径降深5m时的水量),富水性中等,水位埋深1.3-6.6m,具潜水性;菏泽市区及其东北部、邓集—陈集镇一带单井涌水量一般<500m3/d;佃户屯—皇镇一带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3000m3/d,沿西南—东北方向条带状分布。浅层地下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本区浅层水水化学类型多以HCO3-Na·Mg型水或HCO3·CI-Na·Mg型水为主,矿化度在0.5-1.3g/L之间,为淡水。
(2)中深层地下水含水岩组
本组为三层结构的中咸部分,分布于全区。顶板埋深20-40m,底板埋深120-180m,与上更新统地层界线近乎一致。因顶底板皆为以粉质粘土为主的隔水层所隔,故本层具承压性,与上、下淡水体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该含水岩组岩性为细砂。
(3)深层孔隙地下水含水岩组
本组为勘探深度(600m)内三层结构中的下层淡水部分,即中、下更新统承压含水岩组,在区域内皆有分布,且自西向东深层淡水含水层顶板埋深逐渐减小,由250m渐变为200m。砂层岩性以中粗、中、细砂为主,砂层累计厚度为30-40m,降深20m时涌水量为60-100m3/h。由于该含水岩组埋藏深度大,并为多层较厚且隔水性能好的粘性土所分隔,其上又覆于与本层无水力联系的上更新统咸水层,因此,具有较强的承压性。深层地下水流向与浅层地下水流向基本一致。区内深层淡水多以HCO3—Na型水为主,水温22-26℃,矿化度1.0g/L左右。
5.4.2    项目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区域内地下水运动条件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岩性结构诸因素控制,而这些因素的作用程度,因浅层、深层地下水埋藏条件、水力特征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1)浅层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浅层地下水为潜水和微承压水类型,其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受气象、水文、地形、岩性与人为因素的控制,而大气降水为其主要的补给来源,蒸发及人工开采为其主要排泄形式。
①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补给量与降水量大小、降水强度、饱气带岩性、地形条件、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状况及植被密集程度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降水渗入补给量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地下水位埋深增大而减小。饱气带岩性粗,地形平坦,地表径流迟缓,并且土壤含水量少,植被密集,则补给量就大,反之则小。
本区域地形平坦,地表径流滞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为2-4m,且饱气带岩性为粉砂—粘质砂土及粉砂组成,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特别是降水量大的6、7、8三个月,地下水位显著上升,这种情况说明了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②地表水补给、径流及排泄
区域内河流主要为东鱼河南支、杨河、黄白河等,局部有人工开挖的沟渠。河道底部岩性多为砂质粘土、砂砾石,河水能直接与地下水互相渗漏补给。
③地下水径流
地下水总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最终泄入南四湖。但由于区域内水力坡度一般为0.32-0.18%,径流条件相对较差,故地下水径流的补给量和排泄量都很小。
④垂直蒸发
地下水蒸发量大小,取决于饱气带岩性和地下水埋深的不同。本区由于饱气带岩性为砂性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地下水蒸发强烈,是浅层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之一。
⑤人工开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井灌程度的提高,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2)深层孔隙地下水含水岩组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
深层地下水处于承压—排泄区,其补、径、排条件,主要受黄河古冲积扇、汶泗河冲洪积扇及其堆积物的控制,同时还受人工开采因素的影响。本区深层地下水具承压—自流水类型的基本特征。
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之间有较厚的粘性土隔水层,致使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之间没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同时与中层咸水水力联系也不明显。在天然条件下,深层地下水只接受上游地下水径流补给,与大气降水没有直接补给关系。
深层地下水由西北向东南缓慢的向下游水平径流排泄,排泄量很小。除此之外,深层地下水的主要的排泄方式是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6    初步调查采样
项目调查场地面积中等,场地使用历史简单清晰,厂区生产情况清楚,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规范采用分区布点法结合专业布点法进行布点,对项目调查场地进行采样调查。
6.1    采样计划
根据场地环境污染识别和前期现场踏勘情况,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25.2~2019)的规定,结合场地现状与水文地质条件等条件,初步布设了10个采样点位,其中土壤样点8个,地下水样点2个。土壤采样点按照分区布点法结合专业布点法布设,地下水采样点按照地下水流向,在地下水流向的上下游布设。8个土壤采样点位7个位于场地内,一个位于场地外,均表层土取样点,作为场地土壤污染监测点。2个地下水采样点位位于场地内和场地外各一个,均利用已有监测井进行采样,作为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点。
设计采样点详见表6-1、图6-1。
表6-1    项目初步采样采样点设计情况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性质 监测点名称 监测项目 布点
目的 备注
1 土壤 S1~S8
(共8个) 基本项45项(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污染物识别 地块内、地块外
2 地下水 W1~W2
(共2个) 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污染物识别 地块内、地块外

 

图6-1   项目地块内初步采样采样点设计图
6.1.1    土壤采样计划
项目调查场地面积中等,场地使用历史简单清晰,原厂区生产情况清楚,根据污染源识别,将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作为关注区域。场地总面积约113680平方米。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25.2~2019) 制定采样方案要求,土壤采样布点采用分区布点法和专业布点法相结合。
采样位置依据下述原则选取:
(1)每个区域的采样点应位于每个布点区域相对中心的位置;
(2)土壤布点应优先选择布点区域内生产设施、罐槽、污染泄露点等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并应在不造成安全隐患或二次污染的情况下确定(例如钻探过程可能引起爆炸、坍塌、打穿管线或防渗层等);
(3)采集样品具有所在单元所表现特征最明显、最稳定、最典型的性质,避免各种非调查因素的影响,一个土壤样品只能代表一种土壤条件,采样点基本能代表整个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
(4)尽量避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沿地带安排样点;
(5)选择了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
综上,场地内共布设8个采样点。
一、采样点
设计8个土壤采样点位,均位于场地内采样点基本间距为80m。
二、采样的深度和数量
采样深度根据掌握的该地区地层信息进行设计,保证在每个土层选择具有代表性样品检测。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25.2~2019)中相关要求,土壤采样深度应根据污染源位置、迁移和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等进行判断设置。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25.2~2019),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垂直方向层次的划分应综合考虑污染物迁移情况、构筑物及管线破碎情况、土壤特征等因素确定。本次调查采样深度为0~0.5m。
表6-2   项目初步采样土壤采样点设计情况一览表
序号 采样
点编号 经纬坐标 采样深度(m) 样品数量
  N(゜) E(゜)  
1 S1 115.564695805465 34.955179577568 0.2 m 1
2 S2 115.568386525070 34.955504931215 0.2 m 1
3 S3 115.569995850479 34.955364237905 0.2 m 1
4 S4 115.568332880889 34.954080400299 0.2 m 1
5 S5 115.564738720809 34.954089193774 0.2 m 1
6 S6 115.562968462860 34.954599213806 0.2 m 1
7 S7 115.56157371417 34.954493692680 0.2 m 1
8 S8(对照点) 115.563762396728 34.951996319728 0.2 m 1
9 GW1 115.563043564712 34.955170784208 / 1
10 GW2(对照点) 115.569910019790 34.951626983466 / 1
总共 -- -- -- 10

6.1.2    地下水采样计划
为评价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地下水系的影响,特制定地下水检测方案。地下水监测全面考虑场地的土壤类型和分区、包气带、弱透水层和主要含水层的岩性、厚度、结构及分布特征等。监测井点位和数量要求能覆盖场地内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壤和含水层;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动性,场地地下水系统调查需要摸清场地所在的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流动系统的主要含水层岩性、组成、厚度与分布、边界条件、补径排条件等。污染场地这样小尺度的水文地质单元,通常以厂界为边界条件查清地下水的补径情况,在边界、径流和排泄这样的重要区域应布设监测井查明地下水的流向和污染物运移状况。地下水监测井的布设要求能合理的反映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污染场地使用情况清晰,结合场地布局和场地的生产情况,识别出污染敏感点。布设点位时只有充分考虑污染敏感点,才能采集到代表场地特征污染物的地下水样。
一、采样点
项目调查场地位于鲁西南的黄河冲积平原,沉积有巨厚层的第四系地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发育,地下水流向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场地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场地污染识别内容,初步布设2个(GW1、GW2)地下水采样点,均位于场地内,监测地下水水质情况。
该场地调查区域面积中等,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地表降水入渗从而污染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相关要求,监测井深度应根据含水层埋深及厚度确定,并尽可能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
二、采样的深度和数量
地下水采样深度依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调查获取的污染源特征进行确定。对可能含有低密度或高密度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应对应的采集上部或下部水样。其他情况下采样深度可在地下水水位线0.5m以下。本项目主要涉及全盐量污染,地下水采样深度为全井采样。
6.1.3    现场工作质量要求
现场主要采集土壤、地下水、残余废弃物及地表水样品,需要注意防止采样阶段的污染。
一、土壤样品采样质量保证
为保证本次监测土壤样品的采集质量,在采样之前,各单位需提前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成立专门的采样小组,且熟练掌握本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队。采样前组织全体成员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操作技术规程。
1、采样点位
根据点位布设方案,结合地形图和具体实际情况,使用GPS确定采样点位,GPS使用严格按照《野外工作GPS定点及航迹监管要求》执行。采样结束后,将GPS中储存的采样点信息(样点编号、经纬度、日期和时间)传入计算机,并由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私自调用和修改。将采样点信息原始数据刻录光盘保存归档。
2、采样记录
正确、完整地填写样品标签和土壤样品采集现场记录表。若布设的采样点位与现场有出入,在现场记录表格中经纬度栏的右上角用红笔星号(※)做标记以示区别。
3、采样点位复核
对采集的土壤样品,由各站相关质控人员进行点位复核,检查采样人员是否按要求确定土壤监测点位,并填写土壤监测点位样品采集核检登记表,存档备查。
4、样品采集
采样前应清除土壤表面腐殖质,无机类土壤样品用木铲、竹片等采集;有机类土壤样品用铁铲、木铲等采集,并用500mL棕色磨口玻璃瓶装,在装样时应避免土壤接触容器磨口处。每份土壤样品采样量为2kg。
二、地下水样品采样质量保证
地下水采样一般应建地下水监测井。监测井的建设过程分为设计、钻孔、过滤管和井管的选择和安装、滤料的选择和装填,以及封闭和固定等。监测井的建设可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的有关要求。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应清洗除污,建设结束后需及时进行洗井。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掌握地下水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和样品固定、保存、运输条件。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不应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如使用化妆品,在采样时、样品分装时及样品密封现场吸烟等。汽车应停放在监测点(井)下风向50m以外处。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监测项目加采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每次测试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容器应及时清洗。同一监测点(井)应有两人以上进行采样,注意采样安全,采样过程要相互监护,防止中毒及掉入井中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凡能在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现场测定的项目包括:水位、pH、色度、嗅和味、浑浊度。
6.2    现场工作
根据规范要求,按照初步采样计划,项目地块共布设了12个采样点位,其中土壤8个,地下水2个。现场布设点位时,根据采样计划进行,点位均无变动。

图6-2  采样点位布设情况
6.2.1    土壤采样
一、土壤钻探的方法和程序
初步调查采样的现场工作和样品分析分别在2021年4月、2021年9月进行。现场采样和样品分析依据《工业企业地块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的具体要求实施。
二、土壤采样
现场使用不会污染检测项目的采样工具进行采样,土样采集主要有两个步骤:
①土壤VOCs样品采集
采集VOCs样品采用非扰动采样器进行采集,用刮刀剔除约1cm~2cm表层土壤,在新的土壤切面处快速采集样品。针对检测VOCs的土壤样品,使用一次性土壤采样针筒挖取岩芯处5g左右土壤,推入加有一个清洁的磁力搅拌棒的40mL棕色样品瓶内,推入时将样品瓶略微倾斜;检测VOCs的土壤样品应采集双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留作备份。采集的样品要及时放入冷藏箱,在4℃以下避光保存。
②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和石油烃样品采集
划去表面土壤,根据规定的采样深度均匀采集土样装入封口聚乙烯袋中用于测定土壤重金属。其中,重金属土壤样品采集使用竹铲,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土壤样品采集使用不锈钢铲。采样过程剔除石块等杂质,保持采样瓶口螺纹清洁以防止密封不严。
土壤样品采集完成后,在样品袋上标明编号等采样信息,并做好现场记录。所有样品采集后放入装有蓝冰的低温保温箱中,并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样品运送过程中,确保保温箱能满足样品对低温的要求。
采样过程同时记录点位的地理坐标、样品状态、深层样和饱和带样记录采样深度:记录地下水水位及取样深度等信息并做好原始采样记录。
表6-3    初步采样调查土壤样品采样方式
检测项目 容器 采样方式 保存
挥发性有机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250mljar瓶(棕色) 佩戴一次性丁腈手套采样,将jar瓶装满,压实 4℃以下
重金属 样品袋  

所有土壤样品在采集后均放置在存有环保冰砖的现场小型保温箱内。在一个小保温箱装满后,样品转移至现场办公室的大保温箱中,以确保样品在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项目累计采集8个土壤样品。
6.2.2    地下水采样
本次工作利用建立的地下水井进行取样,仅进行洗井。
在地下水样品取样前,利用油水界面仪测定地下水位以及是否存在非水相液体。根据测量结果,现场未发现存在非水相液体。
在采集水样前使用各井专属的贝勒管进行淘井(取样前洗井,仅针对新建井),直到至少5倍于现存井水体积的井水被清除,且地下水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基本稳定,以保证可以获得新鲜、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在淘井过程中观察水质异味、颜色、及其它异常现象。
在淘井后24小时内待每口井的水位恢复到稳定水位后,使用一次性贝勒管进行采样,并直接转移到由实验室提供的最终水样容器中。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水样使用内含盐酸保存剂的40毫升棕色玻璃瓶盛装,分析重金属的则用250毫升的塑料瓶盛装,其它指标采用1升棕色玻璃瓶盛装。从监测井中各取1个地下水样品。所有的地下水样品在采集后被装入冷冻箱内,在低于4℃的环境下保存。
项目累计采集2个地下水样品。
表6-4   项目地下水取样一览表

序号 样品编号 样品性质 取样位置 备注
   经纬度 采样深度 
1 GW1 地下水 115.5621589°,34.9546464° 0.5m 
2 GW2 地下水 115.56705735°,34.95081221° 0.5m 
6.2.3    质量保障措施
一、样品保存
1、土壤样品
新鲜样品的保存:实验室接收样品后,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均贮存于磨口的棕色玻璃瓶内,样品充满容器,置于4℃冷藏保存,并及时监控冰箱温度,确保满足保存要求。
样品晾晒室内干燥,窗户均安装窗帘,确保室内通风良好,样品无阳光直射。晾晒样品盘均清洗干净后再风干样品,风干时在盘上张贴样品标签,避免污染或混淆样品。实验室土壤样品均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要求进行保存及留样。超出保存期样品由样品管理员及时清理,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
实验室样品晾晒室配备有多层不锈钢样品风干架和多个样品保存柜,并按照样品接收日期及编号进行登记,研磨后贴上相应标识,并根据送样日期保存,方便查找。
样品保存标签包含了样品编号、采样地点、东经北纬、采样深度、土壤类型、土壤粒径、土地利用类型、采样日期、制样人员等信息。样品保存标签贴于瓶上后,再用宽透明胶绕一圈将标签粘紧。
2、地下水样品
各监测项目所需水样采集量、并按要求加入保存剂。具体保存和运输见下表。
表6-5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方法
分析项目 采样容器 样品量(mL) 保存剂添加 保存方式
名称 材质 颜色 容量(mL)   
pH P 白 500 500 / /
总硬度 G 棕 1000 2*1000 / 4℃冷藏
溶解性总固体      
硫酸盐      
氯化物      
铁      
耗氧量      
氨氮      
亚硝酸盐(以N计)      
硝酸盐(以N计)      
氟化物      
砷      
铬(六价)      
挥发酚 G 棕 1000 1000 氢氧化钠>12 4℃冷藏
氰化物      
锰 G 棕 1000 1000 硝酸,pH<2 4℃冷藏
汞      
镉      
铅      
总大肠菌群 灭菌G 棕 500 500 / 4℃冷藏
菌落总数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照射,气温异常偏高或偏低时还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二、样品运输
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防止样品损坏或受沾污。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由样品管理员接收。当样品有异常,或对样品是否适合监测有疑问时,样品管理员应及时向送样人员或采样人员询问,样品管理员应记录有关说明及处理意见。样品管理员进行样品符合性检查、标识和登记后,应尽快通知实验室分析人员领样。样品唯一性标识由样品唯一性编号和样品测试状态标识组成。唯一性编号中应包括样品类别、采样日期、监测井编号、样品序号、监测项目等。样品流转过程中,除样品唯一性标识需转移和样品测试状态需标识外,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更改样品唯一性编号。分析原始记录应记录样品唯一性编号。
三、样品流转
1、装运前核对
样品装运前要对样品与采样记录单进行逐个核对,检查无误后分类装箱,并填写“样品保存检查记录单”。如果核对结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向采样工作组组长进行报告并记录。
样品装运前,填写“样品运送单”,包括样品名称、采样时间、样品介质、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和样品寄送人等信息,样品运送单用防水袋保护,随样品箱一同送达样品检测单位。
样品装箱过程中,要用泡沫材料填充样品瓶和样品箱之间空隙。样品箱用密封胶带打包。
2、样品运输
样品流转运输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严防样品瓶的破损、混淆或沾污,在保存时限内运送至样品检测实验室。项目场地距离山东微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路程约半个小时车程,一天之内可将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均能保证样品保存有效。
样品运输应设置运输空白样进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一个样品运送批次设置一个运输空白样品,此外实验检测过程中需增加设备空白和全程序空白。
3、样品接收
实验室收到样品箱后,立即检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样品运输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若出现样品瓶缺少、破损或样品瓶标签无法辨识等问题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样品运送单中的“特别说明”栏中进行标注,并及时与采样工作组组长沟通,问题严重时,必须及时要求采样工作组人员进行样品补采工作。
6.3    样品分析
6.3.1    分析检测方案
土壤样品共采集8个,均分析全部项目,即:基本项45项(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6.3.2    样品分析方法选定
一、土壤样品
根据方案的规定及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条件选择的分析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实验均满足符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的要求。土壤样品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表3规定的分析方法及实验室自定检测方法。
表6-6     土壤检测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标准方法 标准名称
1 铜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镍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 铅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 镉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砷 GB/T 22105.2-2008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6 汞 GB/T 22105.1-2008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7 四氯化碳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8 氯仿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9 氯甲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0 1,1-二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1 1,2-二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2 1,1-二氯乙烯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3 顺-1,2-二氯乙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4 反-1,2-二氯乙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5 二氯甲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6 1,2-二氯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7 1,1,1,2-四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8 1,1,2,2-四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19 四氯乙烯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0 1,1,1-三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1 1,1,2-三氯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2 三氯乙烯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3 1,2,3-三氯丙烷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4 氯乙烯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5 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6 氯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7 1,2-二氯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8 1,4-二氯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9 乙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0 苯乙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1 甲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2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3 邻二甲苯 HJ 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4 硝基苯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5 2-氯酚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6 苯并(a)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7 苯并(a)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8 苯并(b)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9 苯并(k)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0 䓛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1 二苯并(a,h)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2 茚并(1,2,3-cd)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3 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4 苯胺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45 六价铬 HJ 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地下水样品
地下水样品检测优先选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见下表。
地下水样品分析所有项目,即: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表6-7   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方法来源 监测方法
1 色度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指标和物理指标 铂-钴标准比色法
2 浑浊度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指标和物理指标 目视比浊法
3 肉眼可见物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指标和物理指标 直接观察法
4 pH值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玻璃电极法
5 总硬度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6 嗅和味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嗅气和尝味法
7 溶解性总固体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称量法
8 硫酸盐 GB/T 5750.5-2006
HJ 84-201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硫酸钡烧灼称量法)(离子色谱法)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9 氯化物 GB/T 5750.5-2006
HJ 84-201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硝酸银容量法)(离子色谱法)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0 铁 GB/T 11911-1989                           GB/T 5750.6-2006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 锰 GB/T 11911-1989                                   GB/T 5750.6-2006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 铜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 锌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原子荧光法
14 铝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15 挥发酚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
16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7 耗氧量 GB/T 5750.7-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18 氨氮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9 硫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20 钠 GB/T 11904-1989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 总大肠菌数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多管发酵法
22 细菌总数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平皿计数法
23 亚硝酸盐氮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24 硝酸盐氮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紫外分光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25 氟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离子选择电极法
26 氰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27 碘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
28 汞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报批稿)
29 硒  
30 硒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7.1 硒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6.1 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31 砷  
32 铬(六价)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33 铅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11铅 11.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4 三氯甲烷 GB/T 5750.8-2006
HJ 620-2011            &nb, sp;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气相色谱法                         , ;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35 四氯化碳 GB/T 5750.8-2006                  &n, bsp;   HJ 810-201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气相色谱法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6 苯 HJ 810-2016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7 甲苯  
38 总α放射性 GB/T 5750.1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 低本底总α检测法
39 总β放射性 GB/T 5750.1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 薄样法
6.3.3    实验室条件
一、监测人员技术要求
地下水监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地下水监测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二、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
(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相互有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测试区域应与办公场所分离。
(2)监测过程中有废雾、废气产生的实验室和试验装置,应配置合适的排风系统,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3)分析天平应设置专室,安装空调、窗帘,南方地区最好配置去湿机,做到避光、防震、防尘、防潮、防腐蚀性气体和避免空气对流,环境条件满足规定要求。
(4)化学试剂贮藏室必须防潮、防火、防爆、防毒、避光和通风,固体试剂和酸类、有机类等液体试剂应隔离存放。
(5)对监测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应妥善处理,确保符合环保、健康、安全的要求。
三、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控
(1)监测项目或监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有具体要求和限制时,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的设施。
(2)当环境条件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时,必须停止监测。
四、实验用水
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3.0μS/cm。特殊用水则按有关规定制备,检验合格后使用。应定期清洗盛水容器,防止容器沾污而影响实验用水的质量。
五、实验器皿
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必要时按监测项目固定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玷污。
六、化学试剂
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采用不低于分析纯级的试剂。取用试剂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盖紧试剂瓶盖,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沾污。固体试剂不宜与液体试剂或试液混合贮存。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应及时废弃。
七、监测仪器
(1)根据监测项目和工作量的要求,合理配备地下水采样、现场监测、实验室测试,数据处理和维持环境条件所要求的所有仪器设备。
(2)用于采样、现场监测、实验室测试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应能达到所需的准确度,并符合相应监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3)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服役前)应经过检定/校准/检查,以证实能满足监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仪器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或校准。
(4)对在用仪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确保功能正常。
(5)对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仪器,在两次检定之间应定期用核查标准(等精度标准器)进行期间核查。
八、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
(1)根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试液。选用合适材质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
(2)用工作基准试剂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所用溶剂应为GB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规定的二级以上纯水或优级纯(不得低于分析纯)溶剂。称样量不应小于0.1g,用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定容。
(3)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四平行,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其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不应大于0.2%。
(4)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需避光试剂应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并避光保存。试剂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将试剂瓶置于室温使其温度与室温平衡后再量取。
九、原始记录
(1)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包括分析试剂配制记录、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校准曲线记录、各监测项目分析测试原始记录、内部质量控制记录等。地下水监测项目较多,分析方法各异,测试仪器亦各不相同,各地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各类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表式。
(2)分析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情况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使实验室分析工作在最接近原来条件下能够复现。记录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性状,采样时间和地点,分析方法依据,使用仪器名称和型号、编号,测定项目,分析时间,环境条件,标准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校准曲线,取样体积,计量单位,仪器信号值,计算公式,测定结果,质控数据,测试分析人员、校对人员签名等。
6.3.4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为防止污染样品,必须建立完整的样品追踪管理程序,内容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交接等过程的书面记录和责任归属,避免样品被错误放置、混淆及保存过期。
一、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为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在取样过程中,与土壤接触的采样工具重复利用时应进行清洗。一般情况下可用清水清洗,也可用待采土样或清洁土壤进行清洗。
(2)采集现场质量控制样是现场采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样一般包括平行样、空白样及运输样,质控样品的分析数据可从采样到样品运输、贮存和数据分析等不同阶段反映数据质量。
(3)所有样品加采不得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平行样采样步骤与实际样品同步进行,与样品一同送实验室分析。
(4)采样人员必须掌握土壤、地下水等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和样品固定、保存、运输条件。土壤、水样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现场原始记录填写清楚明了,做到记录与标签编号统一,如有改动应注明修改人及时间。
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1)空白样
每批样品至少保证分析一个全程序空白,且空白低于测定下限。
(2)平行样
每批样品至少分析10%样品平行,且平行结果见表6-8。
表6-8    样品平行结果参考表
含量范围(mg/kg) 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100 ±5
10~100 ±10
1.0~10 ±20
0.1~1.0 ±25
<0.1 ±30
(3)使用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
例行分析中,每批要带测质控样,质控样测定值必须落在质控样保证值(在95%的置信水平)范围之内,否则本批结果无效,需重新分析测定。
(4)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选测项目无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时,可用加标回收实验来检查测定准确度。
加标率:在一批试样中,随机抽取10%~20%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样品数不足8个时,适当增加加标比率。每批同类型试样中,加标试样不应小于1个。
加标量:加标量视被测组分含量而定,含量高的加入被测组分含量的0.5~1.0倍,含量低的加2~3倍,但加标后被测组分的总量不得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浓度宜高,体积应小,不应超过原试样体积的1%,否则需进行体积校正。
合格要求:加标回收率应在加标回收率允许范围之内。当加标回收合格率小于70%时,对不合格者重新进行回收率的测定,并另增加10%~20%的试样作加标回收率测定,直至总合格率大于或等于70%以上。
(5)校准曲线控制
用校准曲线定量时,必须检查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斜率和截距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校准曲线斜率、截距的统计检验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检验。
校准曲线斜率比较稳定的监测项目,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样品分析与校准曲线制作不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应在样品分析的同时测定校准曲线上1~2个点(0.3倍和0.8倍测定上限),其测定结果与原校准曲线相应浓度点的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得大于5%~10%,否则需重新制作校准曲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冷原子吸收(荧光)测汞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制作必须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6)监测过程中受到干扰时的处理
检测过程中受到干扰时,按有关处理制度执行。一般要求如下:
停水、停电、停气等,凡影响到检测质量时,全部样品重新测定。仪器发生故障时,可用相同等级并能满足检测要求的备用仪器重新测定。无备用仪器时,将仪器修复,重新检定合格后重测。

6.4    样品检测结果及分析
土壤样品分析项目为基本项45项以及全盐量,所有样品均分析了这些项目;地块内地下水及参照点样品分析项目为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项目土壤及地下水样品监测结果见表6-9、表6-10。
表6-9  项目初步采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
 点位
 S1 S2 S3 S4 S5 S6 S7 S8(对照点)
铜(mg/kg) 16 17 15 15 16 17 16 17
镍(mg/kg) 18 21 22 27 22 21 23 26
铅(mg/kg) 22 18 26 25 24 25 24 22
镉(mg/kg) 0.06 0.05 0.05 0.06 0.05 0.04 0.06 0.04
砷(mg/kg) 4.08 4.62 3.43 7.73 6.63 2.69 5.45 7.80
汞 (mg/kg)                             0.0214 0.0349 0.0228 0.0631 0.0699 0.0260 0.0294 0.0355
四氯化碳
(μg/kg)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氯仿(μg/kg) <2 <2 <2 <2 <2 <2 <2 <2
氯甲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1,1-二氯乙烷(μg/kg) <2 <2 <2 <2 <2 <2 <2 <2
1,2-二氯乙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1,1-二氯乙烯(μg/kg) <2 <2 <2 <2 <2 <2 <2 <2
顺-1,2-二氯乙烯(μg/kg)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反-1,2-二氯乙烯(μg/kg)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二氯甲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1,2-二氯丙烷(μg/kg) <2 <2 <2 <2 <2 <2 <2 <2
1,1,1,2-四氯乙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1,1,2,2-四氯乙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四氯乙烯(μg/kg) <2 <2 <2 <2 <2 <2 <2 <2
1,1,1-三氯乙烷(μg/kg) <2 <2 <2 <2 <2 <2 <2 <2
1,1,2-三氯乙烷(μg/kg) <2 <2 <2 <2 <2 <2 <2 <2
三氯乙烯(μg/kg) <2 <2 <2 <2 <2 <2 <2 <2
1,2,3-三氯丙烷(μg/kg) <3 <3 <3 <3 <3 <3 <3 <3
氯乙烯(μg/kg) <2 <2 <2 <2 <2 <2 <2 <2
苯(μg/kg)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氯苯(μg/kg)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2-二氯苯(μg/kg)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4-二氯苯(μg/kg)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乙苯(μg/kg)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苯乙烯(μg/kg)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甲苯(μg/kg)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μg/kg)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邻二甲苯(μg/kg)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硝基苯(mg/kg)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2-氯酚(mg/kg)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苯并(a)蒽(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苯并(a)芘(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苯并(b)荧蒽(mg/kg)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苯并(k)荧蒽(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䓛(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二苯并(a,h)蒽(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茚并(1,2,3-cd)芘(mg/k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萘(mg/kg)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苯胺(mg/kg)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六价铬(mg/kg)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表6-10     项目初步采样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检出限 Ⅳ类标准值 GW1 GW2
1 pH / / 5.5≤pH≤6.5
8.5≤pH≤9.0 6.67 6.64
2 总硬度
(以CaCO3计) mg/L 5.0 650 296 283
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 2000 786 802
4 硫酸盐 mg/L 0.046 350 236 269
5 氯化物 mg/L 0.007 350 166 174
6 铁 mg/L 0.02 2.0 <0.02 <0.02
7 锰 mg/L 0.004 0.10 0.02 0.02
8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003 0.01 <0.0003 <0.0003
9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 mg/L 0.05 10.0 2.21 2.30
10 氨氮(以N计) mg/L 0.025 0.50 0.16 0.22
11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20 10 <2 <2
12 菌落总数 CFU/mL 1 1000 46 50
13 亚硝酸盐(以N计) mg/L 0.003 4.80 0.016 0.018
14 硝酸盐(以N计) mg/L 0.016 30.0 2.56 2.63
15 氰化物 mg/L 0.04 0.1 <0.002 <0.002
16 氟化物 mg/L 0.006 2.0 0.5 0.3
17 汞 μmg/L 0.00004 2 0.2 <0.1
18 砷 μmg/L 0.3 5 <1.0 <1.0
19 镉 mg/L 0.005 10 <0.5 <0.5
20 铬(六价) mg/L 0.004 0.10 <0.004 <0.004
21 铅 μg/L 0.007 100 <2.5 <2.5
22 色度 度 — ≤25 <5 <5
23 浊度 NTU — ≤10 <1 <1
24 肉眼可见物 无量纲 / 无 无 无
25 嗅和味 无量纲 / 无 无 无
26 铜 mg/L 0.006 1.5 <0.02 <0.02
27 锌 mg/L 0.004 5.00 0.005 0.007
28 铝 mg/L 0.07 0.50 <0.008 <0.008
29 硫化物 mg/L 0.005 0.10 <0.02 <0.02
30 钠 mg/L 0.12 400 136 134
31 碘化物 mg/L 0.002 0.50 <0.025 <0.025
32 硒 μg/L 0.4 0.1 <0.4 <0.4
33 三氯甲烷 μg/L 1.4 300 ND ND
34 四氯化碳 μg/L 1.5 50.0 ND ND
35 苯 μg/L 1.4 120 <0.8 <0.8
36 甲苯 μg/L 1.4 1400 <1.0 <1.0
37 总α放射性 Bq/L 1.6×10-2 0.5 <0.043 <0.043
38 总β放射性 Bq/L 2.8×10-2 1.0 0.279 0.286
注:“ND”为低于检出限。
6.4.1    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项目累计分析土壤样品8个,均位于地块内。
土壤样品分析项目为基本项45项,所有样品均分析了这些项目。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见表6-11。
表6-11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
序号 项目 砷 镉 铬(六价) 铜 铅 汞 镍
/ 单位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检出限 0.01 0.01 0.5 1 0.1 0.002 3
 标准值 20 20 3.0 2000 400 8 150
1 S1 4.08 0.06 ND 16 22 0.0214 18
2 S2 4.62 0.05 ND 17 18 0.0349 21
3 S3 3.43 0.05 ND 15 26 0.0228 22
4 S4 7.73 0.06 ND 15 26 0.0631 27
5 S5 6.63 0.05 ND 16 24 0.0699 22
6 S6 2.69 0.04 ND 17 25 0.0260 21
7 S7 5.45 0.06 ND 16 24 0.0294 23
8 S8 7.80 0.04 ND 17 22 0.0355 26
注:“ND”为低于检出限。
一、地块内土壤中重金属
项目累计分析了8个地块内土壤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物,结果见地块内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及监测报告。从表中可以看出:
土壤砷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7.80mg/kg,最小值为2.69mg/kg,平均值为5.30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20mg/kg;
土壤镉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0.06mg/kg,最小值为0.04mg/kg,平均值为0.05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20mg/kg;
土壤铬(六价)共分析了8个样品,所有样品均为未检出;
土壤铜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17mg/kg,最小值为15mg/kg,平均值为16.5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2000mg/kg;
土壤铅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26mg/kg,最小值为18mg/kg,平均值为23.75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400mg/kg;
土壤汞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0.0699mg/kg,最小值为0.0402mg/kg,平均值为0.015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8mg/kg;
土壤镍共分析了8个样品,其中最大值为27mg/kg,最小值为18mg/kg,平均值为23mg/kg,没有样品的检测值大于等于150mg/kg。
二、地块内土壤有机物
地块内累计分析了64个样品的VOC、SVOC,结果见地块内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及监测报告。从表中可以看出,土壤质量标准45项中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
6.4.2     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项目初步调查阶段累计分析2个地下水样品,均分析了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 N 计)、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以 N 计)、硝酸盐(以 N 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见表6-11。
表6-11    地块内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分析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标准
值 样品
总数 最小
值 最大
值 平均值 超过
标准值
样品个数 超标
率%
1 pH / 5.5≤pH≤6.5
8.5≤pH≤9.0 2 6.67 6.64 6.655 0 0
2 总硬度
(以CaCO3计) mg/L 650 2 296 283 289.5 0 0
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2000 2 802 786 794 0 0
4 硫酸盐 mg/L 350 2 269 236 252.5 0 0
5 氯化物 mg/L 350 2 174 166 170 0 0
6 铁 mg/L 2.0 2 <0.02 <0.02 <0.02 0 0
7 锰 mg/L 0.10 2 0.02 0.02 0.02 0 0
8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1 2 <0.0003 <0.0003 <0.0003 0 0
9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 mg/L 10.0 2 2.30 2.21 2.255 0 0
10 氨氮(以N计) mg/L 0.50 2 0.22 0.16 0.19 0 0
11 总大肠菌群 MPN/L 1000 2 <2 <2 <2 0 0
12 菌落总数 CFU/mL 1000 2 50 46 48 0 0
13 亚硝酸盐(以N计) mg/L 4.80 2 0.018 0.016 0.017 0 0
14 硝酸盐(以N计) mg/L 30.0 2 2.63 2.56 2.595 0 0
15 氰化物 mg/L 0.1 2 <0.002 <0.002 <0.002 0 0
16 氟化物 mg/L 2.0 2 0.5 0.3 0.4 0 0
17 汞 μmg/L 0.002 2 0.2 <0.1 / 0 0
18 砷 μmg/L 0.05 2 <1.0 <1.0 <1.0 0 0
19 镉 mg/L 0.01 2 <0.5 <0.5 <0.5 0 0
20 铬(六价) mg/L 0.10 2 <0.004 <0.004 <0.004 0 0
21 铅 mg/L 0.10 2 <2.5 <2.5 <2.5 0 0
22 色度 度 ≤25 2 <5 <5 <5 0 0
23 浊度 NTU ≤10 2 <1 <1 <1 0 0
24 肉眼可见物 无量纲 无 2 无 无 无 0 0
25 嗅和味 无量纲 无 2 无 无 无 0 0
26 铜 mg/L 1.5 2 <0.02 <0.02 <0.02 0 0
27 锌 mg/L 5.00 2 0.005 0.007 0.007 0 0
28 铝 mg/L 0.50 2 <0.008 <0.008 <0.008 0 0
29 硫化物 mg/L 0.10 2 <0.02 <0.02 <0.02 0 0
30 钠 mg/L 400 2 136 134 135 0 0
31 碘化物 mg/L 0.50 2 <0.025 <0.025 <0.025 0 0
32 硒 μg/L 0.1 2 <0.4 <0.4 <0.4 0 0
33 三氯甲烷 μg/L 300 2 ND ND ND 0 0
34 四氯化碳 μg/L 50.0 2 ND ND ND 0 0
35 苯 μg/L 120 2 <0.8 <0.8 <0.8 0 0
36 甲苯 μg/L 1400 2 <1.0 <1.0 <1.0 0 0
37 总α放射性 Bq/L 0.5 2 <0.043 <0.043 <0.043 0 0
38 总β放射性 Bq/L 1.0 2 0.286 0.279 0.2825 0 0
项目累计分析了2个地块内地下水样品,结果显示全部低于一般地下水水质的控制目标。
6.5    地块环境调查的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调查工作的方法及步骤,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本次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采样布点及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采样布点:具体的点位是否完全布设在疑似污染部位不能完全保证,采样布点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厂区平面布置图及现场生产状况,结合分区布点法减小了此种不确定性。
(2)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土壤样品分段采集,可能存在采集到污染物密布或空白的地段,地下水取样经过建井、洗井等阶段;样品采集后需运输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存在不确定性。土壤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执行;地下水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执行。

7    风险筛选
风险筛选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确定筛选标准,主要根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确定各污染物筛选值。然后对超标样品按点位、项目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地块污染范围。
7.1    筛选标准
项目共分析了两类样品,分别为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涉及的筛选标准主要有以下两项:
土壤筛选标准:①土壤国家标准《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②地下水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调查地块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土壤筛选标准选用第二类用地标准,地下水点筛选标准选用Ⅳ类标准。
表7-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
序号 污染物项目 CAS编号 单位 筛选值 标准 备注
1 重





物 砷 7440-38-2 mg/kg 60① GB 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 
2  镉 7440-43-9 mg/kg 65  
3  铬(六价) 18540-29-9 mg/kg 5.7  
4  铜 7440-50-8 mg/kg 18000  
5  铅 7439-92-1 mg/kg 800  
6  汞 7439-97-6 mg/kg 38  
7  镍 7440-02-0 mg/kg 900  
8 挥




物 四氯化碳 56-23-5 mg/kg 2.8 GB 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 
9  氯仿 67-66-3 mg/kg 0.9  
10  氯甲烷 74-87-3 mg/kg 37  
11  1,1-二氯乙烷 75-34-3 mg/kg 9  
12  1,2-二氯乙烷 107-06-2 mg/kg 5  
13  1,1-二氯乙烯 75-35-4 mg/kg 66  
14  顺-1,2-二氯乙烯 156-59-2 mg/kg 596  
15  反-1,2-二氯乙烯 156-60-5 mg/kg 54  
16  二氯甲烷 1975/9/2 mg/kg 616  
17  1,2-二氯丙烷 78-87-5 mg/kg 5  
18  1,1,1,2-四氯乙烷 630-20-6 mg/kg 10  
19  1,1,2,2,-四氯乙烷 79-34-5 mg/kg 6.8  
20  四氯乙烯 127-18-4 mg/kg 53  
21  1,1,1-三氯乙烷 71-55-6 mg/kg 840  
22  1,1,2-三氯乙烷 79-00-5 mg/kg 2.8  
23  三氯乙烯 79-01-6 mg/kg 2.8  
24  1,2,3-三氯丙烷 96-18-4 mg/kg 0.5  
25  氯乙烯 75-01-4 mg/kg 0.43  
26  苯 71-43-2 mg/kg 4  
27  氯苯 108-90-7 mg/kg 270  
28  1,2-二氯苯 95-50-1 mg/kg 560  
29  1,4-二氯苯 106-46-7 mg/kg 20  
30  乙苯 100-41-4 mg/kg 28  
31  苯乙烯 100-42-5 mg/kg 1290  
32  甲苯 108-88-3 mg/kg 1200  
33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08-38-3,106-42-3 mg/kg 570  
34  邻二甲苯 95-47-6 mg/kg 640  
35 半





物 硝基苯 98-95-3 mg/kg 76 GB 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 
36  苯胺 62-53-3 mg/kg 260  
37  2-氯酚 95-57-8 mg/kg 2256  
38  苯并[a]蒽 56-55-3 mg/kg 15  
39  苯并[a]芘 50-32-8 mg/kg 1.5  
40  苯并[b]荧蒽 205-99-2 mg/kg 15  
41  苯并[k]荧蒽 207-08-9 mg/kg 151  
42  䓛 218-01-9 mg/kg 1293  
43  二苯并[a,h]蒽 53-70-3 mg/kg 1.5  
44  茚并[1,2,3-cd]芘 193-39-5 mg/kg 15  
45  萘 91-20-3 mg/kg 70  

表7-2  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单位 Ⅳ类筛选值 标准
1 感官
性状
及一般
化学
指标 色度 度 25 GB/T 14848-2017
Ⅳ类
2  浊度 NTU 10 
3  肉眼可见物 / 无 
4  嗅和味 / 无 
5  pH / 5.5≤pH≤6.5
8.5≤pH≤9.0 
6  总硬度
(以CaCO3计) mg/L 650 
7  溶解性总固体 mg/L 2000 
8  硫酸盐 mg/L 350 
9  氯化物 mg/L 350 
10  铁 mg/L 2.0 
11  锰 mg/L 1.50 
12  铜 mg/L 1.50 
13  锌 mg/L 5.00 
14  铝 mg/L 0.50 
15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1 
16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 mg/L 10.0 
17  氨氮(以N计) mg/L 1.50 
18  硫化物 mg/L 0.10 
19  钠 mg/L 400 
20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1000 
21  菌落总数 CFU/mL 1000 
22  亚硝酸盐(以N计) mg/L 4.80 
23  硝酸盐(以N计) mg/L 30.0 
24  氰化物 mg/L 0.1 
25  氟化物 mg/L 2.0 
26  碘化物 mg/L 0.50 
27  汞 mg/L 0.002 
28  砷 mg/L 0.05 
29  硒 mg/L 0.1 
30  镉 mg/L 0.01 
31  铬(六价) mg/L 0.10 
32  铅 mg/L 0.10 
33  三氯甲烷 μg/L 300 
34  四氯化碳 μg/L 50.0 
35  苯 μg/L 120 
36  甲苯 μg/L 1400 
7.2    筛选结果
本次工作在地块内共分析8个土壤样品、2个地下水样品。
7.2.1    土壤样品筛选结果及分析
本次工作在地块内共分析土壤样品8个,均未超标。
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土壤采样点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7.2.2    地下水样品筛选结果及分析
本次工作地块内共分析地下水样品2个,采样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筛选值常规指标及限值。
7.3    筛选结论
根据筛选结果,项目调查地块内土壤均未出现超标情况。
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水质呈中性、中碱性,监测因子全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Ⅳ类标准限值要求。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地块内土壤未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地下水污染因子未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地块内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产用水,不作为饮用水开发利用,对人的影响较小。
8    结论和建议
8.1    初步调查结论
8.1.1    调查结果分析
(1)项目初步采样调查采用分区布点法及专业布点法进行布点,共布设8个土壤点位,2个地下水监测点位。
(2)初步采样调查累计采集土壤样品8个、地下水样品2个,并全部进行了分析测试。
(3)根据地块用途规划,场地内土壤筛选值采用二类用地标准,地下水采用Ⅳ类质量标准。
(4)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显示,8个场内土壤样品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均满足土壤国家标准《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二类用地标准。
(5)本次共检测2个地下水样品,采样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筛选值常规指标及限值。
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水质呈中性、中碱性。
8.1.2    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调查工作的方法及步骤,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本次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采样布点、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采样布点:具体的点位是否完全布设在疑似污染部位不能完全保证,采样布点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厂区平面布置图及现场生产情况,结合分区布点法减小了此种不确定性。
(2)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土壤样品分段采集,可能存在采集到污染物密布或空白的地段,地下水取样经过建井、洗井等阶段;样品采集后需运输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存在不确定性。土壤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执行;地下水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执行。
8.1.3    是否为污染地块、污染物种类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地块内土壤点位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
8.2    建议
8.2.1    是否需要开展详细调查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调查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均未受到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无需展开详细调查。
8.2.2    再开发利用建议
调查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均未受到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但是本地块地下水不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若后续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福林2021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docx

福林2021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pdf

土壤及地下水检测方案.pdf

上一篇: 2206119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山东福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 子公司
- 菏泽茂盛木业有限公司
- 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
- 山东大林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精神
- 地理位置
- 销售网络
+ 产品展示
- 胶合板
- 刨花板
- 生态板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 资质证书
- 国际认证
- 厂房设备
- 荣誉证书
- 实验设备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www.fulinwood.com 电话:0530-6160717 地址:山東省菏泽市庄寨鎮经济开发区 鲁ICP备17043776号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菏泽爱地网络